新文速递|童欣:记忆的复调与对话:文学作品中的上海隔都——评《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
编者按
童欣博士后所撰《记忆的复调与对话:文学作品中的上海隔都——评〈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发表于《文汇报》2024年3月17日“读书”版。
1933年至1941年,大批从纳粹迫害中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流亡至中国,其中两万多人抵达上海避难。1943年,侵华日军在上海虹口区设立管制犹太难民的“无国籍难民区”,该区域亦被称为“上海隔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湮没于时光尘埃中的上海隔都被重新发掘,伴随着国际学界对此领域的体系化研究,涌现出一系列相关题材的展览、文学、电影、电视、音乐剧等文艺作品,使得这段曾经不为人知的历史进入了公众的视野,逐渐沉淀并形塑成丰富的记忆文化。
在国内外聚焦上海隔都的学术著述中,多见对来华犹太难民在政治、生活、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史学研究,其首要依据为上世纪的档案、文献与史料,立足于当下语境与当代文本的研究有待拓展与赓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70周年之际,庄玮研究员的德语专著《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的记忆文化:多元媒介性和交融文化性》(德国利特出版社,2015)以浓郁的学术底色面向专业读者,从文化记忆理论与文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次系统地探讨了上海犹太难民的流亡历史、文学再现与当代记忆之间的关系,受到德国、土耳其、中国等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暌违八年,庄玮推出新作《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文学作品与记忆文化研究》,延续了其德语专著的研究脉络,以文学切入历史,以记忆按图索骥,串联起全书“记忆空间”、“记忆人物”与“记忆叙事”三大部分,为中文读者打开一扇通往上海隔都的时空之门。
《犹太人流亡上海(1933-1950):文学作品与记忆文化研究》庄玮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翻阅此书,作者着重考察文学如何再现“不同民族的个体和集体记忆邂逅、碰撞、交融和杂糅”,将形形色色的虚构或非虚构人物、文本内或文学外的多种媒介、同质或异质的思想文化都放置于上海隔都的同一时空范围与问题语境下,从而产生了类似巴赫金意义上的记忆的复调与对话。这里的记忆的复调性可以理解为不同的记忆话语犹如多声部音乐一般,并置共存、相互纷争,同时又互为借鉴、补充与融合。
记忆的复调首先脱胎于曾经以西方为主导来书写上海隔都的单一旋律。在犹太难民的回忆录、自传体小说等欧美相关题材的文学作品中,犹太流亡来华的历史往往被描绘为小人物落难世界边缘并最终完成自我拯救的故事,上海则被描述成刻板印象中的“罪恶之都”与“希望之都”,这体现了西方在某种程度上将中国进行他者化、边缘化及符号化的东方主义式记忆话语。因此,作者将来自不同国别、民族、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记忆人物及其文学再现纳入研究视野,如纳粹德国的党卫军军官梅辛格、被称为日本“辛德勒”的外交官杉原千亩、上海隔都的日本长官合屋叶、与犹太难民结为连理的中国妇女杨珍珠、中国人力车夫、奥地利犹太难民陶西奇夫妇、儿童难民、中德混血少年、左翼犹太难民、中国共产党员等。本书这种跨文化、多语种记忆文本的筛选、解读与阐释方式突破了原有的西方记忆话语,展现了一个关于上海隔都的充满多元性与矛盾性的复调记忆时空。
唐山路上犹太难民的主要聚居点“三益村”
正是在这个被作者称为“世界主义式文学记忆文化”的范畴下,驳杂的记忆文本并列,多重的历史声音交汇,而记忆话语的多声部也必然意味着对话性的开启。此处的对话性并非同一主体在同一话语中的辩证立场,而是指向不同主体于多元记忆话语之间的张力。正如作者在文本分析和本书结语中所揭示的,来自不同国别的上海犹太流亡文学作品均有着独特的记忆叙事与书写侧重,也反映其背后更深层、异质的身份立场和记忆诉求。例如,作者指出,美国历史小说《河豚鱼计划》融合历史史实与文学虚构,重构了日本在二战时期的对犹政策,让读者了解日本军国主义者以犹太人为工具来实现帝国军事目标的意图;日本回忆录《生命签证》刻画拯救上万名犹太难民的外交官杉原千亩,契合了日本社会避谈二战罪行的主流记忆文化;中国的“犹太人流亡上海”文学作品彰显了中国人民与犹太难民之间互帮互助与和谐共处的民族友谊,等等。这些差异化的记忆话语看似时有对立,相互竞赛、争夺着关于上海隔都历史的解释权。然而,真的存在唯一、永恒、绝对的历史真理吗?在历史进程和记忆实践中,真理不是一个恒定的状态,而是生发于不断遮蔽和揭蔽、不断辩论与澄明、不断推翻与重构的对话之中。世界主义式文学记忆文化的对话本质正是一种有益的争辩,一个寻求记忆论定、正本清源的过程,帮助今人逐渐接近,而非完全抵达上海隔都历史的复杂真实。
通过上海隔都记忆的复调性与对话性建构,这段以上海为中心、跨越国界的尘封过往,早已“成为中国、德国、奥地利、以色列等国历史记忆和政治记忆的连接点”,不仅具有珍贵的史料与学术价值,同时亦有利于增进中西方的历史文化交流。于世界多民族记忆的共生多元、相互缠绕之间,犹太流亡历史的中国在场,构成全球视野下记忆文化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凸显中国记忆话语的独特表述和普遍性价值,为流动的历史视角和推进跨文化的对话开启更多可能。
出处
《文汇报》,2024年3月17日。
排版|李可心